3首小众,但很惊艳的诗,读过两首的算有文化

时间: 2024-12-18 09:04:34




越信隔年稀,孤舟几梦归。

月寒花露重,江晚水烟微。

峰直帆相望,沙空鸟自飞。

何时洞庭上,春雨满蓑衣。

出自江为的《江行》



江为:

五代时建阳(福建)人,早年曾游庐山白鹿洞,跟随陈贶学习诗文20年。南唐李璟读了他的时候,大为赞扬,于是江为开始恃才傲物,认为高官厚禄唾手可得,然后就前往金陵去参加科举了,但屡次都被淘汰。后来,江为想要投靠吴越,但因计划泄露而被杀。



这首诗,是他的代表作,大意可解为:

离家多年,信件越来越稀少,多少次在梦中乘坐孤舟回到故乡。月夜寒冷,花上的露水凝重,江边夜色已深,水上烟雾迷蒙;

山峰陡峭,与帆相望,沙滩上空旷无人,只有鸟儿在自由地飞翔。什么时候能在洞庭湖上,春雨绵绵,披满蓑衣在湖上垂钓呢?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描绘了一幅月夜江景图,展现了作者的豁达与胸襟。峰峦、帆影、沙滩、飞鸟等自然元素,与诗人的情感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优美动人的画卷。







此生此物当生涯,白石青松便是家。

对月卧云如野鹿,时时买酒醉烟霞。

出自吴子来的《留观中诗二首 · 其二》



吴子来:

唐代的道士,传奇人物。宣宗大中末年,吴子来游至成都双流县兴唐观,开始养起辟谷,除了饮酒外,其他什么事也不做(这种养生法……)。后来有一天,吴子来为自己画了一幅自画像,并写了两首诗,然后就去了。

我们今天讲的这首,就是绝笔之一。





诗写得很美,大意可解为:

把酒当作一生的寄托,白石和青松就是我的家。夜晚月亮卧在云层之上,我赏着夜景,就像野鹿一样自由,尤其是醉酒微醺后,天地一片宁静,这才叫逍遥的人生。

很明显,这个道士是个酒鬼,追求闲逸自由的生活,不问世俗,倒也算方外之士。

这首诗,美在于它所传达的情感和对自然与生活的描绘。

首先,诗人表达了一种自在、豁达的人生观,追求极简的生活。这种态度在当今快节奏、物质化的社会中显得格外珍贵。



其次,诗中的意象美妙而独特。诗人将白石、青松、月亮、云彩、野鹿等自然元素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优美的画卷。

这些景象不仅具有视觉上的美感,还带有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和魅力。

纵观整首诗,诗人运用了朴素、自然的词汇和简洁、流畅的句式,使诗歌具有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读来赏心悦目。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出自沈如筠的《闺怨二首 · 其一》



伏波:将军名号,西汉路博德、东汉马援都受封为伏波将军,诗中代指平乱的军队

沈如筠:盛唐诗人,与司马承祯交好,官至横阳县主簿,善诗能文,又著有志怪小说。

这首诗是他的代表作,浅意可解为:

南归的雁早已飞走,锦书难递,这些愁绪使人夜不能寐。多希望能追随月影,去往军营之中去见你。



如诗题所写,这是一首写离情的时,被思之人是一位征战边疆的军士,由于常年打仗,许久不能归乡。因此,女子相思每多,往往也不成眠,只能空望明月,希望月光能代自己传达这份相思。

这首诗,主要美在情感深沉、语言凝练。





诗中所流露出的情感很真挚。思妇想念远征在外的亲人,想要写信寄情,但却因雁已尽而难以成行,这种深深的思念和无法传达的遗憾,让人感受到思妇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而“愁多梦不成”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显示出思妇因思念而夜不能寐、梦不能成的痛苦状态。



尾句“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忧伤的画面。思妇的思情和孤独被月光所包围,而月光的普照又似乎在传递着思妇的牵挂,情景交融,使人读后感同身受。

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使得诗歌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充满了文化内涵和历史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