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硝烟未尽,狼烟尚在,若你要问:“谁是最可爱的人?”人们一定会像魏巍一样坚定地告诉你,是解放军。
六七年代,小鬼犯边,战火又起,这时候若你再问:“谁是最可爱的人?”人们一定也会告诉你,是解放军。
和平年代,在泛滥的洪水里,在像汶川那样的大地震中,在一切不可控的自然灾害面前,若你再问:“谁是最可爱的人?”人们还是一定会告诉你,是解放军。
事实上,无论什么时候,解放军一直都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可爱的人。从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开始,神圣的中国军人的肩上就承载着国家与民族的一切使命与担当,解放军三个字也像大山一样高大与伟岸。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军人抛家弃子,背井离乡,勇挑重任,即便是丢头颅,洒热血,马革裹尸,也要驱逐日寇,打击背叛国家与民族的人,还政于民,还自由于民。
解放后,解放军仍然背负着国家与民族的所有希望和使命,承受着国家与民族最大的责任与担当,保卫着五十六个民族的每一寸疆土,挥洒着沉甸甸的汗水,时刻冒着流血与牺牲的危险。所以,他们成为了世人最爱的人,成为了世人最想歌颂的人。
为此,诗人们写了无数赞美和颂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诗歌,而最为出名的,要数毛泽东主席1963年为人民解放军写下的赞歌,这首赞歌就叫《杂言诗·八连颂》。
这是毛泽东主席一生当中唯一一首在八一建军节这天所作的一首杂言诗,这首杂言诗赞颂的是解放军一个基层连队的诗。而诗中的“好八连”则指的是从1949年5月起进驻上海市南京路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某团三营八连。
1963年,这个连进驻了上海已经整整14年。在这期间,他们始终能够坚守像铁一样的纪律,始终能够廉洁自律,克勤克俭,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能够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样的人民子弟兵,没有人不爱,没有人不高度赞颂,没有人不深深爱戴。因此,这个连被人民誉为“霓虹灯下的哨兵”。他们虽然已经远离了战争,但是他们却仍然践行着战争年代的艰苦奋斗精神,他们仍然是拒腐防变的标兵。
1963年4月25日,这个连被国防部授予了“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光荣称号。同年7月29日晚,亲眼目睹了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的精彩演出后,毛主席感动得流下眼泪,并忍不住拍手叫好,还激动地走上舞台,亲切地与编导和演员们一一握手,并与他们一起合影留念。两天后,毛泽东主席激动地写下了这首《杂言诗·八连颂》。
那么,伟人毛泽东的这首《杂言诗·八连颂》到底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呢?又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杂言诗·八连颂》赏析:
杂言诗·八连颂
现代·毛泽东
好八连,天下传。
为什么?意志坚。
为人民,几十年。
拒腐蚀,永不沾。
因此叫,好八连。
解放军,要学习。
全军民,要自立。
不怕压,不怕迫。
不怕刀,不怕戟。
不怕鬼,不怕魅。
不怕帝,不怕贼。
奇儿女,如松柏。
上参天,傲霜雪。
纪律好,如坚壁。
军事好,如霹雳。
政治好,称第一。
思想好,能分析。
分析好,大有益。
益在哪?团结力。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毛主席的这首杂言诗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对人民的“好八连”进行了赞扬,这样的好八连究竟是什么样的连队呢?他们“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正是因为如此,毛主席才直言不讳地高度称赞他们:“因此叫,好八连。”
上海解放之初,国民党反动派曾经妄下预言:“上海是个大染缸,共产党“红”着进来,将“黑”着出去。”然而,八连进驻了繁荣的大上海之后,却能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始终保持本色,永不为敌人的“糖衣炮弹”所动,真正的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然后,毛主席着眼于全军,并希望全国军民都能向他们学习,都能够像八连一样,受到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所以他说:“解放军,要学习。群军民,要自立。”
那么,好八连那么好,我们全国军民要学习他们的哪些东西呢?具体来说就是“不怕压,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贼。”
概括起来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永远要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所做的一切都应该是“为人民”。为了人民,在敌人和困难面前始终能够“吓不软,压不垮,打不倒”。
而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来说,作为一个共产党人领导下的人民子弟兵来说,除了要在精神上和肉体上要不被压垮和打倒外,还需要提升和修炼个人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发扬革命军人不朽的民族气节,使自己永远纯洁,不受资本主义国家腐朽思想、封建残余思想和其他一切错误思想的影响和侵袭。真正的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除了做到以上这些,还要做到坚持学习,努力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提升自身的军政素质,做到“纪律好,军事好,政治好,思想好,分析好,大有益。”从而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
在一切都好的情况下,还要虚心向各地的人民群众学习,尊重广大人民群众,坚持“走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始终与人民团结在一起。那样的话,试问天下还能有谁能够欺负和打败这样的国家与民族呢?
到了诗的最后一句,主席用“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结束全诗,这两句话形如泰山之固,势如浩海之威!由一个连队想到了全国军民,并希望这种精神在全国能够拓展开来,形成一种全国军民都能学习的思想内涵。
这一联想的提出,直接提升整首诗的高度,使得此诗从思想上延展了它的深度及广度。表达了伟人对全体军民的期望,期望全国军民能够熔为一体,成为一个有强大战斗能力的伟大群体,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因此,“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提出,使得这两句成为了全诗的“诗眼”和主旨,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至今是警醒中华民族的名言警句,和全体军民团结一致,保家卫国的座右铭,激励着无数国人。
从起源上说,毛泽东主席这首杂言诗是受到了“南京路上好八连”极大的欣慰和鼓舞而写的。他以三言为主,兼有骈文和散文的特性,虽然浅显易懂,却也言近旨远,影响深刻。
而从另一方面来讲,毛泽东当时之所以写下了这首《杂言诗·八连颂》,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都面临着国内国外的诸多严峻挑战。
那时候的毛泽东恰巧又刚刚看了《霓虹灯下的哨兵》这个话剧,剧中“好八连”的形象深入人心,“好八连”的英雄本色和不屈不挠、团结一致的精神更是深深地感染了他。于是,两天后的八一建军节那天,彻夜未眠的毛泽东写下了这首杂言诗《八连颂》。
1963年8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14年后,毛泽东的《杂言诗·八连颂》再一次以诗歌的形式,向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敲响了警钟。使全国人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其中的“拒腐蚀,永不沾”几个字铿锵有力,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这几个字既是那个时代“好八连”抵御“糖衣炮弹”袭击的最佳武器和最好的盾牌,也是今天我们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鞭笞自我,警醒自我的最重要的警言训令。
而“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则是警醒中华民族要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名言警句。这一名言警句在过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得我国全体军民团结起来,度过了无数的艰难困苦。
而在现在,毛主席大赞解放军“好八连”的这一首诗鼓舞了国人已经60年,今天的“好八连”也早已不是当年的“好八连”了。但是,“拒腐蚀,永不沾”和“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却一直传承了下来,这种精神仍然是时刻警醒着我们的名言警句,成为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保家卫国的座右铭,更是不断地激励国人,要团结奋进。
如今,在建军节来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我们那最可爱的人,愿“拒腐蚀,永不沾”的他们工作愉快,永远开心;愿能够“军民团结如一人”的他们心想事成,梦想成真;愿训练戍边的他们身心健康,平平安安!